NY∕T 2063.4-2016 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 第4部分:七星瓢虫室内饲养方法(农业)
ID: |
2EAECA11A81F4D5F9E8240AFF82BAB42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46 |
页数: |
7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5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17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 T 2063.4-2016,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,第4部分:七星瓢虫室内饲养方法,Guideline for laboratory culture method of nature enemy insectsPart,4: Laboratory culture method for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,2016-05 -23 发布2016 - 10 - 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目。吕,NY / T 2063 (( 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》分为4 个部分:,一一第1 部分: 赤眼蜂室内饲养方法;,-一一第2 部分:平腹小蜂室内饲养方法;,一一第3 部分: 丽甥小蜂室内饲养方法;,一一第4 部分: 七星瓢虫室内饲养方法,本部分是《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》的第4 部分,本部分按照GB/ T 1. 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部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,本部分起草单位: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,本部分主要起草人: 张礼生、袁善奎、蒋莎、朱春雨、陈红印、王孟卿、刘晨曦,NY/T 2063. 4-2016,I,NY/T 2063. 4-2016,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,第4 部分:七星瓢虫室内饲养方法,1 范围,本部分规定了采用大豆甥(Aρhis glycines Matsumura) 室内饲养七星瓢虫(Coccinella septemμηctata,Linnaeus) 的基本方法和要求,本部分适用于以大豆[Glycine max (Linn. ) Merr. ] 幼苗上的大豆蜘为活体猎物,繁殖七星瓢虫的,室内饲养方法。应用其他植物及期虫时可参照执行,2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 1,起始种群initial population,从自然界采集,并经形态分类学鉴定为七星瓢虫成虫,或来自于另一个饲养种群的优质七星瓢虫成,虫、卵、幼虫或蜗,2. 2,载体植物host plant,能繁殖猎物昆虫(这里特指大豆甥)的植物,指大豆苗,2. 3,猎物prey,指七星瓢虫捕食的大豆甥,2. 4,接虫artificial infestation,将猎物引接到载体植物上的饲养环节,2. 5,接虫比prey ratio,七星瓢虫与甥虫的比例,2. 6,发育development,指雌虫产卵后,经过幼虫(4 个龄期〉、蜗、羽化的发育全过程,2. 7,W~ egg,长约1. 25 mm ,宽约0.60 mm 。橙黄色,长卵形,两端较尖。成堆竖立在叶片背面。每块卵多为50,粒~60 粒,2. 8,1 龄幼虫1st instar larva,体长2 mm~3 mm o 身体全黑色。从中胸至第八腹节,每节各有6 个毛疵,2. 9,l,NY / T 2063. 4-2016,2 龄幼虫2nd instar larva,体长约5mm 。体节明显,体躯共分13 节,包括3 个胸节和10 个腹节,2. 10,3 龄幼虫3 时instar larva,体长约7 mm o 体灰黑色,头、足、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。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,腹部第一节两侧刺疵和侧下刺疵桶黄色,刺黑包。第四节背侧2 刺疵微带黄色,其余刺疵黑色,2. 11,4 龄幼虫俨instar larva,体长约11 mm o 体灰黑色。前,疵和侧下刺疵均有情黄色斑,2. 12,蜗pupa,体长约7mm ,宽,中央有2 个黑点,两,腹末端带有末龄,2. 13,成虫,成虫体长,眼黑色, 内侧凹,有1 个较大的、,片两侧各有1,缘平截,2. 14,2. 15,2. 16,2. 17,孵化率,一龄幼虫,可盲率fertility,雌性和雄性成虫交,繁踵力fecundity,在适宜条件下(一般为24 0C 、RH 60%~76,2. 18,功能反应functional response,前上角各,部在小盾,六腹节后,指每头七星瓢虫的捕食能力随猎物(蜘虫)密度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反应,即捕食者对猎物的捕食,效应,3 设备条件,3. 1 人工气候箱:(24 士1) 0C ,RH (70 ::l::10)% ,L14 : 010 0,3. 2 猎物繁殖室: (26 土1) 0C , R H (70 士10)% ,L1 4 : 010 ,2,NY/T 2063. 4-2016,3. 3 饲养设备: 养虫架、养虫笼、解剖镜、解剖针、加湿器、除湿器、加热器等,4 材料,4. 1 载体植物种子为大豆,记录品种名称,4. 2 蛙石,5 繁殖方法,5. 1. 1 采集,起始个体采自田,代,通过检视,5. 1.3 储存,优势,5. 2,5. 3. 1 成虫饲,环境条件为(,饲于置有折叠滤纸的,5. 3. 2 幼虫饲养,环境条件为200C~260C 、,6 cm) 内饲养,除一龄幼虫外,其他龄期,超过20 只,5. 3. 3 卵和蜗的收集,经室内饲养形成稳定世,: DIO 的条件下储,投放折叠的滤纸,大豆于蛙石内,承载较多大豆蜘,接蜡虫的大豆苗,成虫雌雄配对,每杯一对,'每天更换,幼虫于透明塑料盒(1 7 cmXll cmX,有大豆甥的豆苗。每盒饲养的高龄幼虫数不,定期收集卵和蝇。卵置于透明塑料盒(1 7 cmX 11 cmX 6 cm) 孵化。蜗存于干燥整洁的容器内,5. 4 成品储存,5. 4. 1 储存虫态,成虫,5. 4. 2 环境条件,于(1 8 士l) OC 、RH(70::!:10) % 、L……
……